2012年11月16日

環寶島.半農半X - 他們這一家



 「你吃飽了沒?」「吃飽了」「那多帶一條玉米在客運吃吧!」「喔,一條就好」「好呀,一條」最終,背包裡還是放著兩條玉米。還有前一天鮮摘的香水檸檬,早上切了半個泡水,剩下半個,姑姑還是包好給我帶走。中午飯也非常豐富,連柳丁也切好了,他們是故意的,令我對這裡充滿留戀。


看到姑姑手執麵包,甚麼雞都立刻跑過來了。
十二天的農家生活,簡單豐足,除了學習務農,也需要學懂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。這五人家庭,足見五種性格。跟姑姑的關係最好,她六十有五,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青很多,由於負責人淑慧一星期總有幾天不在,我都是跟著姑姑工作的。她絕對稱得上是除草專家,每天分三節,很快就把一架手推車載滿雜草。她說紅棗採收完成後,就開始除草,大概十月頭開始,現在已經差不多將整片紅棗園的雜草都拔掉。幾乎每天,我們都在遠處田邊割雜草,太陽開始跑出來,「好啦好啦,不要再割了,休息喇!」我通常都回應著「好,快好了,等一下」然後二人又是繼續埋頭挖開泥土,找出那又長又深的雜草根部,「哈哈哈哈,都是這樣子,說要休息,轉頭又是繼績割,割呀割就會停不了手呀,就覺得很好玩,看見雜草都會很想弄好!」姑姑說著,終於停下來,脫去手套。為甚麼不用除草機呢,「人手割是花很多時間,但把雜草連根拔,比較久的時間才長出來啦,除草機又重又不好用,福得又懶惰,說拔又沒拔,而且又不能連根拔,很麻煩。」她就是每天專心一意割草,累了休息,吃飽再開始,直至把一整片雜草都割掉。這些人,很吸引,他們的堅持,讓自己看見自己的不足。


滿頭銀白髮的姑姑,第二天已跟我聊她們家事,淑慧爸爸是她二哥,她們家十多個兄弟姐妹,早年在補習班工作,後來補習班沒有做,在家閒著,淑慧就請她幫忙打理。到現在右手中指都因為割草而太勞累,第二節都腫起來,她還是每天在割草。她早早就讓我了解這家人的喜好,她說她嫂嫂總是斤斤計較,而且新鮮的都不吃,藏起來幹嗎,到最後在冰箱年華老去。之的有個志工,她習慣每天吃大量水果,有天看見冰箱有蘋果就問姑姑,可以吃嗎?當然可以呀,「那些蘋果我嫂嫂已經放了一個月,志工不介意已很好,吃掉不要浪費」,怎料讓嫂嫂知道了,她很不高興,臉都變了,或許她覺得志工太不客氣,應先問准她。後來姑姑都買了芭樂、橘子回來請志工吃。隔壁種水梨的一家,閒時又會送很多水梨過來,就不用吃爛水果。

右邊就是爽脆的芹菜和椰菜花
姑姑都不喜歡吃嫂嫂煮的菜,嫂嫂牙齒不好,將菜瓜都煮得軟軟腍腍不爽脆,姑姑將當天買回來所有菜呀瓜呀煮成一鍋雜菜湯,加幾片肉帶出香味,這樣送飯更好吃。所以我每天都會期待姑姑煮的青菜,有時是灼青菜,有時是炒雜菜,有時是番茄炒蛋,正合我意。


阿公(我都這樣稱呼他)是淑慧的爸爸,一開始以為他都不愛講話,原來他也是健談之人。第一天太陽快下山,我就跟阿公在挑草頭,他們家也會種菜瓜類的,但他到現在都沒有下種,姑姑說等吃自己家種的菜是等不到的,阿公一定要將所有雜草的草頭挑得一乾二淨,他才會滿意下種,哎呀,好有要求的一個人。
以前阿公從事製衣業,快要退休時,有家印尼的工廠找他當技術顧問,那他就去試試,一待就差不多七年,可惜那邊人事變動太厲害,幾乎每個人都人離去。儘管福利各樣是不錯,但在這樣的工作很難習慣吧。於是淑慧就買了這邊的田,給阿公退休時有點世藝,閒時種菜餵雞,比在台北的生活,有趣多了。他們在台北生活時住在公館那邊,到現在,在苗栗這邊也是住在公館鄉,是情意結吧。其實阿公,都幾帥氣。而且他們看到無里頭的新聞,都會嘿嘿嘿嘿的笑著,聽著也自不然想跟著一起笑。

阿嬤的性格,大概從姑姑口中略知一二,所以預早做預防措施,吃她們家三餐以外的食物,每次都先請示她,給一點尊重,不過最好就不要吃啦,反正姑姑也很好客,常常送我葡萄和柳丁,當我是家人一樣!但其實阿嬤也很可愛,每次經過她在處理洛神花時,或是走過走廊,她總像小孩子輕輕的哼著音樂,無憂無慮的感覺,看到我就笑笑走過,繼續哼著聽不懂的台語老歌。阿嬤,你很可愛!




淑慧那天剛好有事辦不在家:(  


















不能待在一個地方太久,當你離開那天,會捨不得這裡一事一物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